泰面膳 跑馬地
地址: 跑馬地景光街32號地下
最後更新:
泰面膳推介
今日與數名朋友在跑馬地附近有活動,中午時份自然要到附近覓食,本想到市政大廈的熟食中心解決,但經過看見有泰式小館,便進來試試。小店果真小得很,不計兩個卡位雅座就只得三張小桌,客滿最多只能擠上廿人。裝潢方面,這裡略帶西式餐廳的格局,燈光昏黃,地方雖比較狹窄,但情調倒不錯,最適合情侶談心。由於已近下午一時半,各人均已餓得很,所以點的數碟後又再加單,大部份均為飽肚的粉麵飯類哩!菠蘿海鮮炒飯:原個菠蘿一開二淘空,放入炒飯及菠蘿肉,最後再加上腰果、少量肉鬆及其他伴菜便成。味道只像一般炒飯,欠了菠蘿的甜味,可能因為食材本身問題,因為單吃菠蘿肉也不見得很香甜哩!泰式蝦醬炒飯:炒飯炒得夠香,味道亦夠濃郁,鋪面還有蛋絲及肉鬆,另外還有數片惹味臘腸。但最可取的是伴菜,因為除了有一般的青瓜及蕃茄片外,還有少量鮮柚子肉,配上炒飯,一濃一淡,很清新。泰式炒金邊粉:材料只有三數蝦碌及些蔬菜絲,味道偏甜,不算突出。 泰式乾炒牛肉河:本來選的是雞肉,上檯時發覺弄了牛肉,真大意。牛肉的嫩滑全靠鬆肉粉的幫忙,反而河粉炒得夠乾身,不會黏成一團,算是不錯。 泰式肉碎湯米粉:看上去不似太多,但也能分到六小碗。材料只是普通肉碎,但因加入泰式香料,整體味道也好。泰式海南雞:海南雞很嫩滑,也有雞味,就算不以附上的醬汁蘸吃也很好。而最值得讚是已經去了骨,適合我們這班懶得動的餓鬼!香炸蝦餅:一碟四大件,一開二也不見得太小。蝦餅軟硬適中,但略欠蝦味吧。 炒飛天椰菜苗:椰菜苗鮮甜,普通清炒已足夠,如果可以放少點油則更佳。 蒜蓉包:每碟只有三小片,所以我們共點了三碟。蒜蓉包焗得夠香脆,而且蒜蓉也份量十足,一流。香芒糯米飯:連甜品也選了飽肚的糯米飯,果然是大胃王! 紫糯米飯如常的黏口,與鋪面的椰汁是甜上加甜的配搭,旁邊加上異常多的鮮芒果片,對比甜甜的糯米飯也不算太酸吧。 整體來說,食物味道還不差。離開前偷看廚房內,聘請的大廚是泰國人,但總像欠缺些甚麼似的,怎也講不上是美味。另外,食物份量方面相對較少,所以也不算便宜,但在跑馬地區位足也無可厚非吧。
跑馬地泰面膳
餐廳分店 | 泰面膳 |
---|---|
地區 | 跑馬地 |
電話訂位 | 沒有電話號提供 |
餐單 Menu | 泰國菜, |
人氣指數 | 418 |
價錢幾錢 | $50以下 |
泰面膳訂位
泰面膳位於跑馬地區,詳細地址是跑馬地景光街32號地下,餐廳寬敞座位數目共有未知幾多個。泰面膳幾錢?價錢優惠後人均消費大約$50以下埋單,早餐午餐晚餐泰面膳餐單包括有泰國菜等美食,付款方式有付款。泰面膳優惠
泰面膳 評價 相片
今日與數名朋友在跑馬地附近有活動,中午時份自然要到附近覓食,本想到市政大廈的熟食中心解決,但經過看見有泰式小館,便進來試試。
小店果真小得很,不計兩個卡位雅座就只得三張小桌,客滿最多只能擠上廿人。
裝潢方面,這裡略帶西式餐廳的格局,燈光昏黃,地方雖比較狹窄,但情調倒不錯,最適合情侶談心。
由於已近下午一時半,各人均已餓得很,所以點的數碟後又再加單,大部份均為飽肚的粉麵飯類哩!菠蘿海鮮炒飯:原個菠蘿一開二淘空,放入炒飯及菠蘿肉,最後再加上腰果、少量肉鬆及其他伴菜便成。
味道只像一般炒飯,欠了菠蘿的甜味,可能因為食材本身問題,因為單吃菠蘿肉也不見得很香甜哩!泰式蝦醬炒飯:炒飯炒得夠香,味道亦夠濃郁,鋪面還有蛋絲及肉鬆,另外還有數片惹味臘腸。
但最可取的是伴菜,因為除了有一般的青瓜及蕃茄片外,還有少量鮮柚子肉,配上炒飯,一濃一淡,很清新。
泰式炒金邊粉:材料只有三數蝦碌及些蔬菜絲,味道偏甜,不算突出。
泰式乾炒牛肉河:本來選的是雞肉,上檯時發覺弄了牛肉,真大意。
牛肉的嫩滑全靠鬆肉粉的幫忙,反而河粉炒得夠乾身,不會黏成一團,算是不錯。
泰式肉碎湯米粉:看上去不似太多,但也能分到六小碗。
材料只是普通肉碎,但因加入泰式香料,整體味道也好。
泰式海南雞:海南雞很嫩滑,也有雞味,就算不以附上的醬汁蘸吃也很好。
而最值得讚是已經去了骨,適合我們這班懶得動的餓鬼!香炸蝦餅:一碟四大件,一開二也不見得太小。
蝦餅軟硬適中,但略欠蝦味吧。
炒飛天椰菜苗:椰菜苗鮮甜,普通清炒已足夠,如果可以放少點油則更佳。
蒜蓉包:每碟只有三小片,所以我們共點了三碟。
蒜蓉包焗得夠香脆,而且蒜蓉也份量十足,一流。
香芒糯米飯:連甜品也選了飽肚的糯米飯,果然是大胃王! 紫糯米飯如常的黏口,與鋪面的椰汁是甜上加甜的配搭,旁邊加上異常多的鮮芒果片,對比甜甜的糯米飯也不算太酸吧。
整體來說,食物味道還不差。
離開前偷看廚房內,聘請的大廚是泰國人,但總像欠缺些甚麼似的,怎也講不上是美味。
另外,食物份量方面相對較少,所以也不算便宜,但在跑馬地區位足也無可厚非吧。
朋友話跑馬地有間新店. 而且係我最意既泰國菜, 4個人約喺銅鑼坐叮叮入去, 都幾方便。
我哋食咗幾個菜, 我最鍾意佢個冬陰公, 海南雞同咖喱炒蟹, 個冬陰公好鮮甜呀, 用成隻大頭蝦煲, 而家好多泰國餐都冇咁做啦, 用大頭蝦先正宗。
咖喱炒蟹經理話係用海膏蟹, 我唔係好識分, 不過隻蟹好大隻, 啲膏勁多但又唔會「鞋」, 肉都夠飽滿,最正既係, 佢可以我哋食辣度, 一半辣, 一半唔辣, 服務態度一流。
我睇返之前有個人兄食評,話呢間唔係泰國廚師煮, 又唔係喎, 我等登「裝」下個廚房, 個廚係泰國人喎,
只叫了一個冬陰功外賣。
畢竟,冬陰功就是泰國菜重要的菜式之一。
而且,今天就是好想吃點辣的。
喝了兩口,我立即開了一罐可樂。
不是因為太辣,而是因為味精真的很重。
說味道,真的不太好,叫大辣不夠辣,又酸。
一暍就知道肯定不是泰國人煮的。
本來以為敢在跑馬地開店,功夫一定不會太差。
但事實擺在眼前,下次一定不會再來。
這間泰面膳, 雖然跟土瓜灣一間泰國菜館相似, 但, 相信並無關係。
能夠在跑馬地這種富貴地方開業, 一心以為它有點「把炮」, 於是就去試試。
結果 ..... 真想替它改個好名, 叫「泰難食」 ...... 而光顧過的人, 又真的有點「泰不幸」了 ........ 冬陰功湯, 相信是泰國菜最基本的東西, 沒錯, 真的大一隻一開二的大蝦, 但湯完全像醋一般, 勁酸, 濃味到大概可以加多一碗水一開二 .......... 我已經是被味精薰陶慣的人, 不敢想像那些不吃味精的人, 如何能喝下它。
泰式海鮮炒金邊粉, 還算似樣, 起碼那些真是金邊粉, 不過可能是下午茶餐的緣故, 碟頭不大, 係唔會食得飽的size。
青檸梳打先最爆笑 ....... 不但冇青檸, 乜檸都冇 !埋單找數, 居然唔收大部份信用卡, 只數美國運通, 不明何解, 價錢又唔係平 ......
您對於跑馬地餐廳「泰面膳」有何comment?
泰面膳餐廳詳細資料:
- 泰面膳地址: 跑馬地景光街32號地下 泰面膳, 32 King Kwong Street,, Happy Valley
- 泰面膳電話:
- 泰面膳價錢: $50以下
- 分類: 泰國菜,
- 座位: 未知
- 付款:
- FB專頁: 泰面膳 Facebook
更多泰面膳相關資料:
香港餐廳2023推介04月
為減低冠狀病毒病在萊茵咖啡館內有任何傳播的風險,萊茵咖啡館在餐廳內會盡力保持高水平的清潔及衞生標準。餐廳萊茵咖啡館除了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的相關規例,萊茵咖啡館同時建議採取以下措施*萊茵咖啡館 黃, 萊茵咖啡館 藍, (萊茵咖啡館 黃藍 等意思黃店或藍店簡稱
常見問題 FAQ:
泰面膳在餐廳內應如何確保環境衞生?
- 食物業經營者應加強對食物業處所包括廚房、食物房、洗滌間、廁所(包括水龍頭與廁所把手)和食肆座位間的清潔,定時及在有需要時應用1:99(即把1份漂白水與99 份水混和)的稀釋家用漂白水消毒,以經常保持清潔和適當維護。
- 在處理被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地方,應使用 1:49(即把 1 份漂白水與 49 份水混和)的稀釋家用漂白水。
- 經常清潔消毒食物接觸面及設備,例如餐具。
- 經常清潔消毒員工或顧客的頻密接觸點,例如門柄、桌面、餐盤。
- 確保用作送遞食物的工具不可用於收集餐桌上已使用的餐具及食物殘渣,可考慮以不同顏色或標示來識別工具的不同用途。所有工具都要保持清潔和定時消毒。
餐廳廚房內泰面膳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 採用「食物安全五要點」,以正確處理食物:
- 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
- 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
- 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
- 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
- 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
- 有需要時,提供公筷公羹。
- 避免公開展示沒有包裝的即食食物(例如烘焙食品)。
- 如使用即棄手套處理即食食物,要注意手套不能代替清洗雙手,並要正確使用。手套如有損壞、弄污或食物處理人員因暫停工作而把手套除下,便應把手套丟掉;要經常更換手套,更換時和除手套後都要清洗雙手。
對於工的個人衞生餐廳泰面膳建議是什麼?
- 工作人員須謹記:定期檢查體溫
- 工作期間,戴上口罩
- 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掩蓋口鼻,並立即將已弄髒的紙巾丟入垃圾桶。然後,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例如在處理食物前後、進行清潔之後、處理廚餘或垃圾後以及上廁所後要洗手)
- 如患有或懷疑受到傳染病感染或出現病徵,例如感冒、腹瀉、嘔吐、黃疸病、發燒、咽喉痛和腹痛,應停止處理食物。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時,應戴上外科口罩及盡早求醫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 20 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弄乾。雙手洗乾淨後,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例如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才把水龍頭關上)
泰面膳餐廳內大家應如何減少社交接觸?
- 為採取以下措施保持員工之間、員工與顧客之間以及顧 客之間的社交距離:
- 為顧客提供外賣選擇
- 避免搭枱或改動座位安排以減少直接面對面接觸
- 在食肆張貼告示或作廣播、或於地面加上標記、提醒顧客在排隊或等候期間保持距離
- 在服務櫃枱加設屏障,減少顧客與員工直接面對面接觸
- 鼓勵顧客使用非觸式的付款方法(例如:信用卡、手機應用程式等)
- 安排員工分批工作、休息及用膳